马兰峪关怎么写好看:
马兰峪关历史词典解释
简称马兰关。明置。在今河北遵化市西北。关外十里即长城,有牵马岭,与此相犄角。由此而东,经三十一关至大喜峰口。正德以后,朵颜、俺答均曾攻此。清以陵寝重地,特设总兵驻守。
词语分解:
- 马兰的解释 1.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披针状椭圆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花蓝紫色,形似菊花。嫩草可食,又可做猪的饲料。也称马兰头、鸡儿肠。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蓬艾亲入御於牀笫兮,马兰踸踔而日加。” 洪兴祖 补注:“本草云:马兰生泽旁,气臭,花似菊而紫。”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三·马兰:“马兰湖泽卑溼处甚多,二月生苗,赤茎白根。长叶有刻齿状,似泽兰,但不香尔,南人多采汋晒乾,为蔬及馒馅。入夏高二
- 关的解释 关 (關) guān 闭,合拢:关门
历史知识推荐:倒马关
即今河北唐县西北倒马关。名始见水经·滱水注。“山路险峭,马为之倒,因以为名。”元和郡县志历来为冀晋间往来要隘。金兴定四年1220,蒙古木华黎至满城,使蒙古不花将三千骑出倒马关,击败武仙将,武仙以真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