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浢津 |
释义 | 浢津历史地名 浢津历史词典解释一作郖津。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老城西北三里。《三国志·魏书·杜畿传》: 畿为河东太守,叛者绝陕津,畿 “遂诡道从郖津度”。《水经· 河水注》: 门水 “北径弘农县故城东,其水侧城北流而注于河。河水于此有浢津之名。余案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津,谓之浢津”。《元和志》 卷6灵宝县: “浢津,在县 (今县东北老城) 西北三里。隋义宁元年置关,贞观元年废关置津。” 又作窦津或郖津。古黄河津渡。因黄河有浢水流入故名。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旧灵宝西北。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北伐,魏将封礼自此南渡赴弘农。隋末置关。唐贞观初废,仍置津渡。明改名陌底渡,置巡检司。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即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之乌伦古湖。光绪大清帝国全图新疆省图:西北有乌陇古湖。 维6*吾尔语意为“小树枝”。又名布伦托湖、大海子。在新疆维6*吾尔自治区北部福海县境内。历史上与吉力湖相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