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泰山 |
释义 | 泰山历史知识 泰山怎么写好看:
泰山历史词典解释泰亦作太。在今山东泰安市北。为五岳中的东岳。亦称岱宗、岱山、岱岳、泰岳。《诗·鲁颂·閟宫》:“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周礼·职方》:“河东曰兖州,其山镇曰岱山。”《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历代帝王常以来此封禅为大典。《史记·封禅书》:齐桓公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书·舜典》:“东巡狩,至于岱宗。”《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上泰山,立石,封祠祀。”《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前110)、二年、五年,太初元年(前104)、三年,天汉三年(前98),太始四年(前93),征和四年(前89)先后八次封泰山。此外,东汉光武帝、章帝、安帝、隋文帝,唐高宗、玄宗,宋真宗都曾封泰山,见各史本纪。 泰山南天门及盘道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推鞫又称推勘或勘鞫。司法审讯程序。即推究审问。宋时定各州由司理参军主管。元丰官制行,大理寺丞等亦兼推鞫狱事。以后历朝沿用其制,而所用官吏略有不同。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