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梁亭怎么写好看:
高梁亭历史词典解释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南张秋镇附近。《宋书·檀道济传》: 南朝宋元嘉八年 (431),“道济率宁朔将军王仲德、骁骑将军段宏奋击,大破之。转战至高梁亭”,即此。
约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一说在东阿县境。南朝宋元嘉八年(431年),檀道济遣王仲德、段宏败斩北魏济州刺史悉烦库法于高梁亭,即此。
词语分解:
- 高梁的解释 1.高桥。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兹郑子 引輦上高梁而不能支。 兹郑 踞辕而歌,前者止,后者趋,輦乃上。”2.屋梁。 晋 傅玄 琵琶赋:“素手纷其若飘兮,逸响薄于高梁。”3.高挺。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鼻相不甚高梁,眼睛有些凹塌。”4.即膏粱。高,通“ 膏 ”;梁,通“ 粱 ”。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 王冰 注:“高,膏也;梁,粱也。”参见“ 膏粱 ”。
- 亭的字典解释 亭 tíng 有顶无墙,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园里;凉亭
历史地名推荐:清平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贝丘县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清市东南康庄南。隋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博州。北宋初属大名府。元丰中河决,徙治明灵砦 今高唐县西南清平。元属德州。明属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