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军校尉怎么写好看:
中军校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东汉中平五年(188)置,西园八校尉之一,是统领禁军的主要将领。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任之。后董卓以其兄子董璜任此职。
词语分解:
- 中军的解释 1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2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中军将军”的省称中军临川殿下。——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校尉的解释 军职名。据史记, 秦 末起义军中已有此职。项羽本纪载: 项梁 “部署 吴中 豪杰为校尉、候、司马。”又张耳陈馀列传载: 陈胜 “以 张耳 、 陈餘 为左右校尉。” 汉 代始建为常职,其地位略次于将军,并各随其职务冠以各种名号。掌管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长官,亦有称校尉者。 隋 唐 以后迄 清 为武散官之号,地位逐渐降低。 明 清 之际也称卫士为校尉,其地位尤低。参阅通典·职官十六、续通典·职官十六
历史知识推荐:师疑
官名。新莽始建国三年11置,与傅丞、阿辅、保拂并为太子四师,辅导太子,秩位大夫,以故大司徒马宫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