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达礼怎么写好看:
通书达礼书法图片
通书达礼历史词典解释
谓通诗书,懂礼仪。《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到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
并列 精通诗书,懂得礼仪。《喻世明言》卷2:“原来田氏是东村田贡元的女儿,到有十分颜色,又且通书达礼。”△褒义。多用于人的品性方面。→知书达理知书识礼
词语分解:
- 通书的解释 历书
- 达礼的解释 1.通行的礼仪。礼记·檀弓下:“葬于北方北首, 三代 之达礼也。”韩诗外传卷四:“韶用干戚,非至乐也; 舜 兼二女,非达礼也。” 唐 皮日休 读<韩诗外传>:“如以 舜 兼二女,非达礼也,则 尧 之世,其礼未定,不当责也又宜矣。” 宋 宋祁 郭稹不应为嫁母持服议:“故三年之丧,虽天下达礼,至於情文相称,必降杀从宜。” 姚华 曲海一勺·明诗:“风、雅、颂谓之达乐,燕、享、祀谓之达礼。”2.具备。
历史典故推荐:声振林木
源见“响遏行云”。形容乐曲声高亢激越。儒林外史五五回:“荆元慢慢地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声振林木。” 见“声动梁尘”。儒林外史55回:“荆元慢慢的和了弦,弹起来,铿铿锵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