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行人司司正历史词典解释 见“行人司”。 词语分解:- 行人的解释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 司正的解释 古代行乡饮酒礼或宾主宴会时的监礼者。礼记·乡饮酒义:“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觶,乃立司正焉。”国语·晋语一:“公饮大夫酒,令司正实爵与 史苏 。” 韦昭 注:“司正,正宾主之礼者也。” 明 沉榜 宛署杂记·杂费:“乡饮酒礼,每年二次…… 宛平县 该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宾一,僎宾一,介宾一,主宾二,司正一。”
历史知识推荐:五经异义 书名。东汉许慎撰。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皆作十卷。宋代已佚,仅散见于初学记、通典、太平御览。汉承秦燔之余,五经残亡,经义多出口授,异义纷纭。“慎以五经传说臧否不同,于是撰为五经异义”后汉书·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