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虿有毒历史词典解释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邾人以须句故出师,公卑邾,不设备御之。臧文仲曰:‘……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
虿是蝎子一类的毒虫,尾部有毒刺。蜂虿有毒,指蜂虿那样的小动物,其毒也可以伤人。后以蜂虿有毒喻指物虽小仍可以为害于人,不能轻视有害的小事物。虿,音chài。
清.曾朴《孽海花》二四回:“雯青到此真有些耐不得了,待要发作,又怕蜂虿有毒,惹出祸来,只好纳着头,生生的咽了下来。”
主谓 比喻微细之物,亦能为人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蜂虿有毒,而况国乎!”。△多用于不可轻视微小的害人之物。
词语分解:
- 蜂虿的解释 亦作“蠭蠆”。1.蜂和虿。都是有毒刺的螫虫。国语·晋语九:“蜹蚁蜂蠆,皆能害人,况君相乎!”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侍御史谓之掐毒,言如蜂蠆去其芒刺也。” 清 唐甄 潜书·全学:“士或遇蠭蠆而色变,触棘刺而失声。”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小小的讥刺可以惨于蜂虿,小小的慰借可以暖于春阳。”2.比喻恶人或敌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摧压鲸鯢,抵落蜂蠆。” 唐 杜甫 遣
- 毒的解释 毒 dú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毒气
历史典故推荐:革刚则裂
革:皮革。刚:硬。皮革太硬就容易断裂。比喻人过分强硬就容易遭致失败或灭亡。汉.刘向说苑.敬慎:“金刚则折,革刚则裂,人君刚则国家灭,人臣刚则交断绝。” 其他 皮革太坚硬就容易断裂。比喻人或集团过分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