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时政记 |
释义 | 时政记历史知识 时政记怎么写好看:时政记历史词典解释书名。唐太宗、高宗时,皇帝言行、军国政要,例由起居郎、起居舍人分别记录,定时送交史馆。许敬宗、李义府任宰相,因恐奏事外传,遂令郎、舍人远立殿下,散朝即随百官退出,内阁议事,竟无由与闻。长寿二年(693),宰相监修国史姚认为帝王谟训,不可阙于记述,若不宣自宰相,史臣无由得书,建议大臣论事,由宰相一人负责记录,每月终密封递送史馆,称为《时政记》。任相三年余,撰成四十卷。后因时局动荡,宰臣常借口军国大事,关系机密,遂致时作时辍,未成定制。穆宗时,宰臣曾建议撰《圣政记》,年终封送史馆,性质与《时政记》相同,亦施行未久。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宗室缺清代文职官缺之一。指额定由宗室人员补任之官职。宗人府官除府丞一人、堂主事二人为汉缺外,均为宗室缺。此外,六部、理藩院及陵寝衙门之郎中、员外郎、主事,亦各于满洲缺内分出一缺或二缺,定为宗室缺。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