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维扬之变 |
释义 | 维扬之变历史事件 维扬之变怎么写好看:维扬之变历史词典解释指南宋朝廷南奔扬州,又自扬州狼狈渡江遁逃避敌一事。赵构重建宋朝后,不敢返回故都开封。遂采纳妥协派汪伯彦、黄潜善建议,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十月逃往扬州避敌,惶恐失据,委国政于汪、黄,做继续南逃的准备。建炎三年二月,金军尾追逼近扬州。赵构仓惶乘小舟自瓜洲步(今江苏扬州南)渡江奔镇江府(今江苏镇江)。官僚吏民争相夺门而出, 自相践踏。金军至,又大肆屠掠焚烧,死者相枕,惨不忍睹。仓库积储、官府图籍及御用仪物尽失。扬州亦名维扬,故史称“维扬之变”。 词语分解:
历史事件推荐:俄法洋款合同一称“四厘借款合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向俄法两国借债。1895年7月6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清政府与俄法签订俄法洋款合同,借款四亿法郎,约合白银一亿两,九四又四分之一折扣,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