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怎么写好看:
河朔书法图片
河朔历史词典解释
泛指黄河以北地区。《尚书·泰誓中》: “王次于河朔。” 孔传: “渡河而誓,即誓而止于河之北。” 《三国志·魏书 ·袁绍传》: “威振河朔,名重天下。”
古地区名。泛指黄河以北地。《尚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孔传:“戊午渡河而誓,既誓而止于河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振河朔,名重天下。”《新唐书·兵志》:“始时为朝廷患者,号河朔三镇。”《续资治通鉴长编》: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河朔地方数千里”。
词语分解:
- 河朔的解释 1.古代泛指 黄河 以北的地区。书·泰誓中:“惟戊午,王次于 河 朔。” 孔 传:“戊午渡 河 而誓,既誓而止於 河 之北。”三国志·魏志·袁绍传:“﹝ 袁绍 ﹞振一郡之卒,撮 冀州 之众,威震 河 朔,名重天下。” 清 李寅 书邺侯传诗:“但清 河 朔风尘易,欲扫宫庭枳棘难。” 郭沫若 前茅·哀时古调四:“ 河 朔 淮 西一宵尽,满池鹅鸭可成兵。”2.见“ 河朔饮 ”。
- 河的字典解释 河 hé 水道的通称:河道
- 朔的字典解释 朔 shu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
历史地名推荐:皋门桥
西晋元康初建于谷水上。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潘岳 西征赋: “驻马皋门。” 水经·谷水注: “晋惠帝造石梁于水上……谓之皋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