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怎么写好看:
番社书法图片
番社历史词典解释
清代台湾番族(高山族)社会组织。即村社。社分大小,大社即部族或胞族,小社即氏族。据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记载,清代后期,高山族共有二百七十七社。其中分布于南部台湾、凤山两县者一百二十六社;分布于中部诸罗、彰化两县者八十一社;分布于北社淡水县者七十社。一般以社名为族名。多数为高山语的音译,来源与意义无考;亦有少数为意译,如阿猴、狮头等社。
词语分解:
- 番社的解释 指 高山 族的村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台湾之役:“ 林爽文 先匿其妻孥於番社,惟与死党数十人窜穷谷丛箐中。” 范文澜 中国近代史第五章第三节:“ 日 军攻番社( 高山 族的村社),被 高山 族据险击败,退守 龟山 。”
- 番的字典解释 番 fān 遍数,次,回:三番五次
- 社的字典解释 社 shè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春社
历史知识推荐:提牢厅
官署名。清代刑部所属机构。掌理狱卒,稽核南、北二所收禁人犯,发放囚衣、囚粮、药物等。设主事,满、汉各一人;司狱,满四人,汉军、汉人各二人;经承二人。另有太医院所派医士二人隶厅轮值。光绪三十二年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