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历史知识:

 

词条 喧阗
释义

喧阗

历史典故

喧阗怎么写好看:

喧阗怎么写好看喧阗书法图片

喧阗历史词典解释

声音大而杂乱,多形容人群热闹拥挤。唐代李肇《国史补》卷下:“师子国舶最大,梯而上下数丈,皆积宝货。至则本道奏报,郡邑为之喧阗。”师子国:斯里兰卡的古称。

词语分解:

  • 喧阗的解释 亦作“ 喧填 ”。亦作“ 喧嗔 ”。喧哗,热闹。 唐 杜甫 盐井诗:“君子慎止足,小人苦喧闐。” 宋 苏轼 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闐,相将扣水求 屈原 。”警世通言·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即今清明时候, 金明池 上,士女喧闐,游人如蚁。”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夜戏:“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一本作“ 喧嗔 ”。 清 黄景仁 入市诗:“喧填騶从除道来,呼声直欲缘云上。” 李大钊 上海的童
  • 喧的字典解释 喧 xuān 大声说话,声音杂乱:喧哗
  • 阗的字典解释 阗 (闐) tián 充满:宾客阗门

历史典故推荐: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明.杨柔胜玉环记.韦皋别妻:“田舍翁住在山圪落,恃老无端多凶恶,我每反被相辱没,欺善怕恶,欺善怕恶。” 并列 欺负善良的,害怕凶恶的。清·李渔夺锦楼:“当不得做媒的人都是~……

随便看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Suppu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3: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