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学堂怎么写好看:
文翁学堂历史词典解释
亦名文翁石室,又名周公礼殿。西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文翁建。在今四川成都市文庙前街第四中学校内。为四川最早的官办学校。《周书·辛昂传》:尉迟迥“复表昂行成都令。昂到县,即与诸生祭文翁学堂,因共欢宴”。北宋名府学礼殿。至明代毁。清重建,为成都府学、锦江书院。
词语分解:
- 文翁的解释 汉 庐江 舒 人。 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飭行者与俱,使传教令”。 蜀 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唐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
- 学堂的解释 学校的旧称
历史地名推荐:须水镇
北宋置,属荥阳县。即今河南郑州市西三十里须水镇。唐初曾为须水县治。 在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西部。面积58.8平方千米。人口6.9万。镇人民政府驻须水村,人口3950。原称濉水,汉初更名须水。因须水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