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靺鞨怎么写好看:
白山靺鞨历史词典解释
隋唐时靺鞨七大部之一。在粟末靺鞨东南,南与高丽相接。大体分布于今吉林延吉、珲春为中心的延边地区。胜兵不过三千。初隶属高丽,唐平高丽后,遗民多入唐营州。
词语分解:
- 白山的解释 1.即 天山 。因终年积雪而得名。又名 折罗漫山 。后汉书·明帝纪:“遣奉车都尉 竇固 、駙马都尉 耿秉 、骑都尉 刘张 出 敦煌 昆仑塞 ,击破 白山 虏於 蒲类海 上,遂入 车师 。” 李贤 注引西河旧事:“ 白山 ,冬夏有雪,故曰 白山 , 匈奴 谓之 天山 ,过之皆下马拜焉。”后汉书·鲁恭传:“ 白山 之难,不絶如綖,都护陷没,士卒死者如积。”2. 吉林省 长白山 的简称。参见“ 白山
- 靺鞨的解释 中国古代东北的一个民族
历史知识推荐:塔思不花
元人。大德八年1304,以御史中丞、太仆卿改任中书右丞。十一年武宗即位,任御史大夫。遥授左丞相,进右丞相。奉命自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还京师治安西王党。七月,实任左丞相。至大元年1308,升右丞相。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