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校士怎么写好看:
五校士历史词典解释
五校士即五校兵。五校尉所掌管的宿卫兵称士。《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輼辌车,黄屋左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后汉书·耿弇传》:“乃遣恭将五校士三千人,副车骑将军马防讨西羌。”参看《五校尉》条。
词语分解:
- 五校的解释 1. 汉 时对步兵、屯骑、长水、越骑、射声五校尉的合称。 汉 荀悦 申鉴·时事:“掌军功爵赏,小统於五校,大统於太尉。” 黄省曾 注:“五校者,一曰屯骑,二曰越骑,三曰步兵,四曰长水,五曰射声。俱掌宿卫兵,所谓大驾,卤簿、五校在前是也。”2. 西汉 末 高扈 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称号。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南朝 梁 末亦有号为“五校”的起义军。见陈书·高祖纪上。
- 士的字典解释 士 shì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士族
历史官职推荐:乐部中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 ,改大司乐中大夫置。仍属春官府,为乐部长官,下设小乐部下大夫、小乐部上士、小乐部中士以佐其职。掌音律,教授乐舞,管理各种伎乐的演奏。领乐师上士、乐胥中士、司歌中士、司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