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凭避席怎么写好看:
戴凭避席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谈经夺席”。称赞人学识渊博,擅长说经。唐 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戴凭遥避席,祖逖后施鞭。”
词语分解:
- 戴的解释 戴 dài 加在头、面、颈、手等处:戴帽子
- 避席的解释 亦作“ 避廗 ”。1.古人席地而坐,离席起立,以示敬意。吕氏春秋·慎大览:“ 武王 避席再拜之,此非贵虏也,贵其言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於是二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逡巡避廗曰:‘鄙人固陋,不知忌讳,乃今日见教。’” 李善 注:“孝经曰:‘ 曾子 避席。’廗与席古字通。”汉书·灌夫传:“已 婴 为寿,独故人避席,餘半膝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珠利耶国:“於是避席礼谢,深加敬叹。”
历史典故推荐:畏天恤民
见“畏天爱民”。宋·朱熹辞免进职奏状:“既闵然有~之诚,而圣训丁宁又无非恻怛焦劳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