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怎么写好看:
汶上县历史词典解释
金贞元元年(1153)改中都县为汶阳县,泰和八年(1208)改为汶上县。因汶水得名。即今山东汶上县。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东平州,清属兖州府。明永乐中,献策浚会通河的白英,即本县人,称为汶上老人。
词语分解:
- 汶上的解释 汶水 之北。泛指 春秋 、 战国 时期 齐国 之地。论语·雍也:“ 季氏 使 閔子騫 为 费 宰。 閔子騫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復我者,则吾必在 汶 上矣。’” 何晏 集解:“去之 汶水 上,欲北如 齐 。” 杨伯峻 注:“ 桂馥 札朴云:‘水以阳为北,凡言某水上者,皆谓水北。’”后人常用为隐居的典故。 三国 魏 应璩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营宅滨 洛 ,困於嚣尘;思乐 汶 上,发於寤寐。”
- 县的字典解释 县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历史知识推荐:升平署事宜档
升昇 档案名称。清代升平署记载所承应之差务与所办事项的档册。升平署所在地原称南府,在西华门外南长街口,道光七年1827改称升平署,专司宫廷演戏及奏乐之差务,隶于内务府,由总管太监一名管理。署内设钱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