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谦逊下士 |
释义 | 谦逊下士历史典故 谦逊下士怎么写好看:
谦逊下士历史词典解释汉.班固《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 下士:屈己尊人。因以“谦逊下士”形容态度谦和,尊重有才学而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清.曹雪芹《红楼梦》一〇回:“昨因冯大爷示知,大人家第谦恭下士,又承呼唤,不敢违命。”唐.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白不知君侯何以得此声于天壤之间?岂不由重诺好贤、谦以下士得也。”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纵是当朝元宰,也须要谦谦下士为嘉。” 并列 态度谦逊,礼贤部下。《汉书·韦玄成传》:“少好学,修父业,尤谦逊下士。”△褒义。多用于表示修养方面。→礼贤下士 ↔盛气凌人。 也作“谦恭下士”、“谦谦下士”、“谦以下士”。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神摇目眩并列 神,心神。心神摇荡,眼花撩乱。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诧。清·陆次云费宫人传:“每升御座,辄~,见白衣人长数丈者在前立。”※眩,不读作xuán。△贬义。用于惊恐不安方面。→目眩神摇 目眩魂摇 目眩神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