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恐见破之私意历史词典解释
挟( ㄒㄧㄝˊ xié ):怀藏。见:被。 怀着生怕自己的学说被别人攻破的私心。 指某些人在学术上缺乏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公心。语出汉.刘歆《移让太常博士书》:“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言公中》:“而况挟恐见破之私意,窃据自擅之虚名,前无所藉,后无所援,处势孤危而不可安也,岂不难哉?”
词语分解:
- 私意的解释 1.犹私心。管子·明法解:“私意者,所以生乱长姦而害公正也,所以壅蔽失正而危亡也。故法度行则国治,私意行则国乱。”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七:“自昔大臣以私意害人,此其小小者耳。”红楼梦第七三回:“ 迎春 听了这媳妇发 邢夫人 之私意,忙止道:‘罢,罢!不能拿了 金凤 来,你不必拉三扯四的乱嚷。’” 鲁迅 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倘是一种所谓‘为艺术的艺术’的作品,合于自己的私意的,他就选登
历史典故推荐:于民润国
润:益。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二折:“蜘蛛有丝,损人利己;蚕腹有丝,于民润国。”明.无名氏伐晋兴齐二折:“小生我贫居白屋,学浅才疏,艰辛陋巷,未遇皇宣,又不曾于民润国施功效,善机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