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慈惠石柱历史词典解释
又称北齐石柱或石柱。在今河北定兴县西北二十里石柱村。石柱有“标义乡义慈惠石柱”刻铭及“大齐太宁二年”题记。《石柱颂》约三千余字,记述了北魏孝昌元年(525)至永安元年(528)间,杜洛周、葛荣起义及其失败后义葬、义食和兴建石柱的经过。石柱实为起义失败后,人民收拾义军残骸合葬一处建立的纪念碑,对研究我国南北朝史,特别是农民革命战争史有重要参考价值。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河北省定兴县西北石柱村。柱身刻有“标异乡义慈惠石柱颂”,故名。北齐大(太)宁二年(562年)始建,故又称北齐石柱。由柱基、柱身、石室组成,高约7米。柱身为不等边八角形,高4.5米,上刻3000多字“颂文”。柱顶建有石屋,造型奇特。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词语分解:
- 石柱的解释 石华表。亦泛指石头柱子。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粉水:“ 粉水 旁有 文将军 冢墓,隧前有石虎、石柱,甚脩丽。”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羊虎:“然则墓前石人、石兽、石柱之属,自 汉 代而有之矣。” 元 大訢 次韵马昂夫总管饮仙桥:“烂柯旧事凭谁问,石柱题诗薜荔生。” 刘海粟 斗兽场:“从并列的环门的巧妙,雕刻的石柱的遗迹,还可以推想那可容一千六百人共浴的光景。”
历史地名推荐:德若国
东汉西域国名。都城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东南。后汉书·西域传: 德若国“与子合相接,其俗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