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射策 |
释义 | 射策历史典故 射策怎么写好看:
射策历史词典解释汉代6*考试取士方法之一。由主试者事先拟试题,写在简策上,分为甲乙两科,列置案上。应试者随意选取,当场据题作答。主试者按题目难易和所答内容而定优劣。后以此为典,泛指考试。 【出典】: 《汉书》卷78《萧望之传》3272页:“(萧)望之以射策甲科为郎,署小苑东门候。”颜师古注曰:“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署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文]辞,定高下也。” 【例句】: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射策者,探事而献说也。言中理准,譬射侯中的。……射策者,以甲科入仕。” 宋·苏轼《策略第一》:“自汉以来,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务为射决科之学,其言虽不叛于圣人,而皆泛滥成辞章,不适于用。” 清·吴伟业《哭志衍》:“射策长安城,骢马黄金络。”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非常之谋非常:不平常。旧指阴谋篡夺帝位。汉书.孝成赵皇后传:“故世必有非常之变,然后乃有非常之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偏正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阴谋。旧指阴谋篡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