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夫长 |
释义 | 千夫长历史知识 千夫长怎么写好看:
千夫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1)西周置为武官。《书·牧誓》“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孔颖达疏:“《周礼》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孔以师虽二千五百人,举全数,亦得为千夫长。长与帅其义同,是千夫长亦可以称帅,故以千夫长为师帅。”(2)一说即《周礼》师帅,中大夫。(3)三国时乌桓部落长官亦称千夫长,后改称王。(4)蒙古成吉思汗曾置为世袭军职,又称千户。(5)明土官名号之一。为少数民族地区之头目,无专职品级。世袭。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海陵郡王即“海陵王”。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