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 |
释义 | 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历史知识 资政院议员选举章程历史词典解释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清政府颁布。共一百三十一条。包括《宗室王公世爵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九条,《满汉世爵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九条,《外藩王公世爵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八条,《宗室觉罗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二十六条,《各部院衙门官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二十六条,《硕学通儒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八条,《纳税多额者选举资政院议员章程》二十六条,《各省咨议局互选资政院议员章程》十九条。规定议员分钦选、民选两部分。钦选议员由皇帝委派王公世爵、宗室、各部院衙门七品以上官员、硕学通儒和多额纳税者担任。民选议员名义上由各省咨议局选举产生,但须由督抚圈定批准,实际上也等于钦选。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黄㽦1147—1212 南宋隆兴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字子耕。尝从郭雍、朱熹学,以太学生举进士,为瑞昌主簿,监文思院,知卢阳县。通判处州治今浙江丽水,有政绩,先后主管官诰院,任大理寺簿、军器监丞等。后知台州,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