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君怎么写好看:
太君书法图片
太君历史词典解释
封号名。唐朝外命妇之制: 四品官母、妻为郡君、五品官母、妻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字,称郡太君、县太君。宋朝沿制,群臣母封号仍有郡太君、县太君。
词语分解:
- 太君的解释 1.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 唐 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 宋 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唐 韩愈 祭左司李员外太夫人文:“某官某等,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某县太君 郑氏 尊夫人之灵。”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太夫人恭俭仁爱而有礼。初封 福昌 县太君,进封 乐安 、 安康 、 彭城 三郡太君。”2.指仙女。 唐 李商隐 燕台诗
- 太的字典解释 太 tài 过于:太长
- 君的字典解释 君 jūn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君主
历史官职推荐:土舍
①明清对土官族人之称呼。②明清土司之属官,无职衔,多为土官宗亲充任,或亦参以异姓。掌庶务。其职,子孙可世袭。土官因故不能执政时,得以护理。另,清制规定,应袭土司者,若年幼未满十五岁,则由督抚选本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