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道桥掾史历史词典解释
郡分职吏名。汉代的郡若当交通枢纽或道路险阻,常特置道桥掾、史,专主修治道路之事。如武都有西部道桥掾,见《隶续》一一《李翕天井道碑》;河南尹有道桥掾,见《水经注·谷水》引《建春门石桥纪功柱铭》;蜀郡又有就道史,见《隶释》四《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亦属于道桥掾史的一类。至于《三辅黄图》所载京兆、冯翊各置便门桥令、丞,则属京师特制。
词语分解:
- 掾史的解释 官名。 汉 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多由长官自行辟举。 唐 宋 以后,掾史之名渐移于胥吏。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西京杂记卷二:“ 买臣 至郡,引﹝ 钱勃 ﹞为上客,寻迁为掾史。”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应元 ( 阎应元 )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历史官职推荐:徽仪使司
见“缮珍司”。 官署名。元置,秩正三品,属徽政院。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升缮珍司置,次年复为缮珍司,详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