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市舶使 |
释义 | 市舶使历史知识 市舶使怎么写好看:
市舶使历史词典解释官名。唐时亦称押蕃舶使、监舶使、结好使。始见于开元二年(714),以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市舶使。宋代亦置,为市舶司主官,掌海外贸易征税、管理外商及收购舶来物货,以资专卖。其官署称市舶使司、市舶司或提举市舶司,较低者称市舶务。两宋先后于广州、杭州、泉州、明州、密州板桥镇等地置市舶司或市舶务。其官属除市舶使外,有市舶判官、主辖市舶司事、提举市舶、监市舶务等,以知府、知州、通判、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等兼任。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普救寺唐佛寺。位于今山西永济西北。武周延载元年694所建。原名西永清院。寺内有砖砌方形舍利塔,高十三层,约50米。普救寺名见于元稹所作传奇会真记莺莺传,塔因此被附会为莺莺塔。寺于1916年遭火焚。建国后,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