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髻山怎么写好看:
鸦髻山历史词典解释
一作丫髻山。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8宁国县 “关口山” 条下: “其东南曰鸦髻山,有飞燕洞,容百余人,乡人尝避兵于此。” 《清一统志·宁国府一》:丫髻山 “在宁国县东南八十五里。南唐时,尝作烽燧楼于其上。外有飞燕洞,容百余人”。
词语分解:
- 鸦髻的解释 古代妇女的发髻。 宋 李行中 赋佳人齅梅图诗:“蚕眉鸦髻缕金衣,折得梅花第几枝。” 明 汤式 柳营曲·春思套曲:“鸦髻鬆,凤釵横,碧窗梦回春昼永。”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鸦卜:“潜居録:又元旦梳头,先以櫛理其毛羽。祝曰:‘愿我妇女,黰髮髟髟,惟百斯年,似其羽毛。’故 楚 人谓女髻为鸦髻。”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地名推荐:山阳国
①西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分梁国置,立梁孝王子定为山阳王。治所在昌邑县今山东巨野县南六十里。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国除,改为山阳郡。宣帝竟宁元年前33复为山阳国。西晋泰始初改为高平国。②三国魏黄初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