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首跂踵历史词典解释
抬头踮脚。形容盼望殷切。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一:“爰自入朝以来,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亦作“翘首企足”。《剪灯新话.秋香亭记》:“但翘首企足以待结褵之期,不计其他也。”
词语分解:
- 翘首的解释 抬头而望;也形容盼望之切:翘首晴空|登高翘首,远望家乡|翘首以待。
- 跂踵的解释 1.踮起脚跟。形容盼望或仰慕之切。 宋 苏轼 上执政乞度牒赈济因修廨宇书:“日与吏民延颈跂踵,虽大旱望云,执热思濯,未喻其急也。” 元 元明善 平章政事廉文正王神道碑:“ 秦 蜀 士女,跂踵引领。” 明 归有光 顾夫人八十寿序:“天下之士,谁不扼腕跂踵而慕艳之?”2.举足。比喻顷刻。宋书·自序传·沉田子:“ 泓 丧旗弃众,奔还 霸 西, 咸阳 空尽,义徒四合,清荡餘烬,势在跂踵。”南史·张
历史典故推荐:蚁斗牛
同“蚁动牛斗”。宋 杨亿属病诗:“目眩花成果,心惊蚁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