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曹史怎么写好看:
功曹史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汉朝郡县官府所属功曹之长,亦称功曹、主吏。主选署功劳、职掌吏员赏罚任免事宜。由守、相委任,职统诸曹,在诸曹掾史中地位最高,甚至权逾郡丞、长史。三国时郡及晋朝不开府将军、太子二傅、特进、郡县置。南朝宋沿之。梁、陈皇弟皇子府、嗣王均置。唐朝诸功曹置为属吏。
官名,汉朝州郡属官,掌选署功劳。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后汉书·张禹传》:“功曹史戴闰,故太尉掾也,权动郡内。”参见“功曹”条。
词语分解:
- 功曹的解释 1.官名。 汉 代郡守有功曹史,简称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的政务。 北齐 后称功曹参军。 唐 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2.吐绶鸟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吐綬鸟,一名功曹。”
- 史的字典解释 史 sh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史
历史官职推荐:殿中员外将军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南北朝沿置。即正员之外添授的殿中将军,职掌与殿中将军同。后赵末石闵辅政,为树恩惠,奏请殿中将士万余人皆授此职。南朝隶左、右卫。梁定为流外七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