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尧舜禹禅让 |
释义 | 尧舜禹禅让历史事件 尧舜禹禅让历史词典解释黄帝以后,华夏部落联盟吸收了夷人中的一些部落,发展到黄河中游的大平原地区,部落联盟制度也更加完善。相传尧(陶唐氏,名放勋)为部落联盟首领日久,在部落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的问题,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荐舜(有虞氏,姚姓,名重华)为继承人。尧对舜先进行了三年考核,使他办理各种事情,认为可委以重任,然后命舜摄位行政。尧死后,便由舜继任为首领。舜即位后,也用同样方式,荐举经过治水考验的禹(夏后氏,姒姓)为继承人。禹继位以后,又举皋陶(东夷族,偃姓)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复以伯益(东夷族,嬴姓)为继承人。以上尧舜禹通过民主方式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称作“禅让”,它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传统。 词语分解:
历史事件推荐:布连斯奇条约清雍正时中俄双方签订的关于中俄中段边界划分的初步协定。条约规定了东起额尔古纳河,中经恰克图附近的楚库河赤奎河,西迄唐努乌梁海地区的西北角的沙毕纳伊岭即沙宾达巴哈的边界走向,中间树立界碑,以南属于中国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