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有恃无恐 |
释义 | 有恃无恐历史典故 有恃无恐怎么写好看:
有恃无恐历史词典解释形容有所依仗而无所惧怕。《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 “现在县里有了凭据,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齐侯曰: ‘鲁人恐乎? ’ 对曰: ‘小人恐矣,君子则否。’ 齐侯曰: ‘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 ’ 对曰: ‘恃先王之命。’ ” 悬罄: 倒挂的磬。春秋鲁僖公时,齐侯率师攻打鲁国。展喜奉僖公之命犒劳齐师,并说鲁国依靠先王遗命,遵守盟约,不害怕齐国。终于使齐侯领兵回国。 偏正 有倚仗而不怕。语本《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他自以为是毛6*主6*席为首的无产阶级司令部御批的‘革命委员会主任’,毫无顾忌,有恃无恐。”△褒义。用于指无所恐惧。亦作贬义。用于指无所谓顾忌。→无所忌惮 无所顾忌肆无忌惮 ↔畏葸不前 畏头畏尾。也作“有恃毋恐”。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人之云亡主谓 云,助词。亡,失去,奔亡。指贤人丧亡。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大势去矣,~。”△用于缅怀悼念。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