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牢州 |
释义 | 牢州历史地名 牢州怎么写好看:牢州历史词典解释①唐武德中置,治所在义泉县(今贵州湄潭县)。贞观十六年(642)废。 ②唐贞观十一年(637)改智州置,治所在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旧唐书·地理志》:牢州“以牢石为名”。后废。乾封三年(66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为定川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牢州。辖境相当今广西玉林市大部分地。北宋开宝七年(974)废。 ③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置,治所在松外县(在今四川盐边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盐边县及攀枝花市北部地。永徽三年(652)废。 (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义州,五年改为智州。贞观十一年(637年)改为牢州,治南流县(今广西玉林市)。因州东北牢石为名。属岭南道。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南部地。天宝元年初(742年)改为定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牢州。北宋开宝七年(974年)废入郁林州。(2)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置,治昌明县(今四川盐边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攀枝花市和盐边县地。天宝后为南诏占据。 词语分解:
历史地名推荐:泼陂河集即今河南光山县南泼陂河镇。清尹耕云豫军纪略 卷1: 同治三年 1864 五月十五日,“连陞驰抵拨陂河”。民国 光山县志约稿 卷1 市集志: 泼陂河集 “在城南五十里第六区旧泼陂河保”。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