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哈剌八都鲁历史词典解释
?—1295
又名哈剌斡脱赤、察罕斡脱赤。元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家世业医,又善骑射。至元八年(1271),以荐召见,留侍世祖。十七年,擢太医院管勾,寻以北征叛王昔里吉有功,授和林等处宣慰副使。后升同知宣慰司事、宣慰使。二十六年,海都军东犯,元军败绩,与尚书省官怯伯奉命南撤。怯伯投敌,他潜行得还。历官河东山西道宣慰使、肇州宣慰使、咸平宣慰使。元贞元年(1295),召为御史中丞,病死途中。
词语分解:
- 八都鲁的解释 蒙古语baatur音译,义为勇士,即满语之“把图鲁”。多见于 元 代史籍、戏剧等。 宋 彭大雅 徐霆 黑鞑事略:“有过则杀之,谓之‘按打奚’,不杀则罚充八都鲁军,或三次四次然后免。”原注:“犹 汉 之死士。”按,“八都鲁”亦译写作“八都儿”、“拔都”、“霸都”、“把阿秃儿”等。
历史知识推荐:山后
后後 五代梁初刘仁恭据卢龙,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置山后八军以防御契丹。至石敬瑭割幽、蓟十六州于契丹后,才有山后儒、妫、新、武四州的名目。北宋末年所称山后,包括宋人企图收复的山后、代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