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 古风十五首·其五 |
朝代 | 清代 |
作者 | 乾隆 |
释义 | 古风十五首·其五原文隆冬无溽暑,盛夏无祁寒。 寒暑协太和,往来相推迁。 蚩蚩彼众氓,努力筹逢年。 我当惜寸阴,黾勉期前贤。 诗词问答问:古风十五首·其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注释1.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四 参考注释隆冬严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枯树。——《晋书·王献之传赞》 溽暑潮湿闷热 唐主苦溽暑。——《新编五代史平话》 盛夏夏天最热的日子 盛夏酷暑 农夫小民,盛夏力作。——宋· 苏轼《教战守》 一般得春景天,雨后,刮东风,才有海市。于今正当盛夏,岂不是空想?——《海市》 祁寒严寒。《书·君牙》:“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咨。” 蔡沉 集传:“祁,大也。” 南朝 梁 沉约 《梁明堂登歌·歌黑帝》:“祁寒坼地,晷度迴天。”《金史·宣宗纪中》:“京师丐食死於祁寒。” 寒暑(1) 气候的冷和热 寒暑表 (2) 冬天和夏天,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 经历了几十个寒暑 太和见“ 太和 ”。 亦作“ 大和 ”。1.天地间冲和之气。《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贞。”大,一本作“ 太 ”。 朱熹 本义:“太和,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汉书·叙传上》:“沐浴玄德,禀卬太和。”《文选》作“太龢”。 唐 元稹 《竞渡》诗:“数极鬭心息,大和蒸混元。”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神人之怨恫俱消,太和积为丰登之庆。” (2).人的精神、元气;平和的心理状态。 唐 刘长卿 《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诗:“藜杖全吾道,榴花养太和。” 宋 司马光 《论燕饮状》:“伏望陛下当此之际,悉罢燕饮,安神养气……无益奉养者,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 宋 陆游 《蓬户》诗:“白头万事都经遍,莫为悲伤损太和。” (3).谓太平。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吾子为太和之民,不欲仕 陶唐 之世乎。”《文选·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太和既融,收华委世。” 李善 注:“太和,谓太平也。”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思与海内同臻大和。”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天下太和,兵革不兴。”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昔闻有 明 全盛日,长养宇宙登太和。” (4).和睦。 清 恽敬 《答陈云渠书》:“然家庭大和,文史足用,仰不愧古,俯不愧今,吾弟固有以自乐矣。” (5). 魏 鼓吹曲名。《晋书·乐志下》:“改《上邪》为《太和》,言 明帝 继体承统, 太和 改元,德泽流布也。” (6).雅乐名。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雅乐部》:“郊天及诸坛祭祀,即奏太和、冲和、舒和三曲。”《金史·乐志上》:“乃取大乐与天地同和之义,名之曰‘太和’。” 往来(1) 去和来 往来种作。——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 往来翕忽。——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往来而不绝。——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交往;过从 老死不相往来。——《史记·货殖列传》 诚欲往来。——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3) 交往的人 往来无白丁。——唐· 刘禹锡《陋室铭》 相推(1).互相推移。《易·繫辞下》:“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清 侯方域 《姑射何高》诗:“春秋自运,日月相推,於古圣贤,而为土灰。” (2).彼此推背而行。极言拥挤。《庄子·在宥》:“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 (3).互相推让。《南齐书·王奂传》:“ 晏 位遇已重,与 奂 不能相推。” 蚩蚩(1).敦厚貌。一说,无知貌。《诗·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毛 传:“蚩蚩者,敦厚之貌。” 朱熹 集传:“蚩蚩,无知之貌。” 宋 王禹偁 《君者以百姓为天赋》:“徒观乎浩浩玄穹,蚩蚩黔首。”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张诚》:“翁輟泣愕然,不能喜,亦不能悲,蚩蚩以立。” (2).惑乱貌;纷扰貌。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大国蚩蚩,为 嬴 弱 姬 。”《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於是素交尽,利交兴,天下蚩蚩,鸟惊雷骇。” 李善 注:“《广雅》曰:‘蚩,乱也。’” 吕延济 注:“蚩蚩,犹扰扰也。” 清 姚鼐 《咏七国》:“蚩蚩六国主,虫豸力争竞。” (3).象声词。 茅盾 《速写一》:“这是一个擦得耀眼的紫铜质的大家伙,虽然关着嘴,可是那转柄的节缝中却蚩蚩地飞迸出两道银线一样的细水,斜射上去约有半尺高。” 努力尽量将力量使出来 努力钻研业务 逢年谓遇到丰年。《史记·佞幸列传》:“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 惜寸阴极言珍惜时间。语本《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晋书·陶侃传》:“﹝ 陶侃 ﹞常语人曰:‘ 大禹 圣人,乃惜寸阴;至众人,当惜分阴。’” 唐 綦毋潜 《送章彝下第》诗:“三十名未立,君还惜寸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褚生》:“僕家贫,办束金不易,即不能惜寸阴,而加以夜半,则我之二日,可当人三日。” 黾勉(1) 勉力;努力 黾勉同心。——《诗·邶风·谷风》 伏乞黾勉,并候捷音。——清· 黄世仲《洪秀全演义》 (2) 另见 měng 前贤前代的贤人或名人。 晋 陆机 《豪士赋》:“巍巍之盛,仰邈前贤。洋洋之风,俯冠来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 单豹 养於内而丧外, 张毅 养於外而丧内,前贤所戒也。”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一:“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清 龚自珍 《歌哭》诗:“西邻弔罢东邻贺,歌哭前贤较有情。”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十一:“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
随便看 |
古诗文大全包含361833首古诗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的释义及赏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