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先王 |
释义 | 法先王历史知识 法先王怎么写好看:
法先王历史词典解释先秦诸子效法先王的政治主张。先王指先世圣王黄帝、尧、舜、禹等。儒家主张效法尧、舜、文王,侧重于效法周文王。孔子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孟子明确提出,“行先王之道”,“遵先王之法”,君臣之道,“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并谓:“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同上)墨家主张效法尧、舜、禹,以贯彻其“尚贤”、“兼爱”理论。《墨子·尚贤上》:“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道家则主张效法“神农、黄帝之法则”(《庄子·山木》),以否定儒、墨,为其“少私寡欲”、“无为而治”的政治理想服务。韩非指出:“孔墨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韩非子·显学》)并指斥法先王的主张为“愚巫之学,杂反之行”(同上)。主张当世之“新圣”应“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杵臼又称舂。一种谷物加工工具。由杵和臼组成。放谷物入臼,用杵舂捣,以脱去谷皮。亦用以舂捣药物等。易·系辞下:“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石器时代即已出现。龙山文化时期,已非常普及。商周直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