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山怎么写好看:
外方山历史词典解释
今河南登封市北之嵩山。《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汉书·地理志》颍川郡崈高县:“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嵩高为外方山也。”参见“嵩高山”。
词语分解:
- 外方的解释 1.山名。即 嵩高 。五岳之一。书·禹贡:“ 熊耳 外方 桐柏 ,至于 陪尾 。” 孔颖达 疏:“ 嵩高 山在 颖川 嵩高县 ,古文以为 外方山 。”2.外地;远方。南齐书·王琨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 唐 黄滔 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二:“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三国演义第五回:“ 沛国 譙 人 夏侯惇 ,字 元让 ,乃 夏侯婴 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駡其
- 山的字典解释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
历史知识推荐:水密隔舱
船体部位名。即用隔舱板分隔船舱所形成的各自独立的舱区。此种船舶结构至迟在唐代已问世,是造船技术的一大创新。因各舱区相互隔绝,故航行中遇个别舱区破损漏水,不会涉及其他舱区,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