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历史词典解释
名誉是世人共有的东西,个人不应取得太多。 反映古代道家以谦退为本的思想。语出《庄子.天运》:“老子曰:‘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唐.白居易《与元九书》:“古人云:‘名者公器,不可以多取。’仆是何者?窃时之名已多。”
词语分解:
- 名公的解释 1.有名望的贵族或达官。宋书·谢景仁传:“ 高祖 目之,曰:‘此名公孙也。’” 唐 杜甫 赠崔十三评事公辅诗:“活国名公在,拜坛羣寇疑。” 明 高明 琵琶记·官婚议婚:“紫阁名公,黄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2.泛指有能耐或有名的人。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你敢在 凤四哥 的肾囊上踢一下,我就服你是真名公。” 鲁迅 准风月谈·偶成:“ 上海 又有名公要来整顿茶馆了。”
历史典故推荐:大计小用
用于大事的计策,结果只用在小事情上。表示计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孔明连夜驱兵,直出祁山前下寨,收住军马,重赏姜维。维曰:‘某恨不得杀曹真也!’孔明亦曰:‘可惜大计小用矣。’” 主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