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吏部都令史 |
释义 | 吏部都令史历史知识 吏部都令史历史词典解释官名。亦称吏曹都令史。两晋以来尚书省置都令史八人,协助尚书左、右丞掌管尚书都省事务,监督诸曹尚书,参与政要。权任虽重,用人常轻。南朝梁始重其选,置殿中、吏部、金部、左民、中兵五都令史。天监九年(510)诏令选用有才干士人充任,位仅二班,职权颇重,以吏部都令史监督吏部尚书政务。陈沿置。北魏、北齐均置八都令史。 词语分解:
历史知识推荐:北周律北周法律。北周初沿用西魏大统式。后命廷尉卿赵肃、司宪大夫拓跋迪撰定周律,至武帝保定三年563三月制成,谓之大律。共二十五篇,定罪一千五百三十七条。该律不立十恶之目,而重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义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