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瓢自怡怎么写好看:
一瓢自怡历史词典解释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唐 钱起《山居栖隐》诗:“三径与嚣远,一瓢常自怡。”
词语分解:
- 一瓢的解释 论语·雍也:“贤哉, 回 也!一簞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 也不改其乐。”后因以喻生活简单清苦。 宋 王禹偁 滁上谪居诗之三:“巧宦或五鼎,甘贫唯一瓢。” 宋 林逋 寄呈张元礼诗:“駟马交游从此少,一瓢生事不胜空。”参见“ 一簞一瓢 ”。
- 自怡的解释 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历史典故推荐: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 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见“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元·高明琵琶记·牛小姐谏父:“爹爹,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