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圭怎么写好看:
白圭书法图片
白圭历史词典解释
战国时周人。提出经商致富的理论。他主张经商应采取“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办法,丰收时收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出产时,收进帛、絮,出售粮食。经商必须如同孙、吴用兵,商鞅行法一样,要掌握时机,运用智谋。后世研究经商治产业以致富的人都以他为祖师。(,参见《史记》)
词语分解:
- 白圭的解释 亦作“ 白珪 ”。1.古代白玉制的礼器。诗·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乃有播埃尘於白珪,生疮痏於玉肌,訕疵雷同,攻伐独立。”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发石首城诗:“白珪尚可磨,斯言易为緇。”2.比喻清白之身。 唐 沉佺期 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自幼输丹恳,何尝玷白圭?” 明 沉受先 三元记·会亲:“随时送女还家去,使白圭不玷瑕疵。”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
- 白的字典解释 白 bái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
- 圭的字典解释 圭 guī 古代帝王或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上圆(或剑头形)下方:圭角(ji僶 )(圭的棱角,喻锋芒)
历史人物推荐:张贞
清山东安丘人,字起元,号园。康熙十一年拔贡生。官翰林院孔目。十八年,举鸿博,以母丧未与试。工古文,好读诗,而为之不似。与王士慎友善。有潜州集、娱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