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正都尉怎么写好看:
辅正都尉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三国吴置。孙权黄龙元年(229)立孙登为太子,置左辅、右弼、辅正、翼正都尉,以辅佐太子,称太子四友。顾谭自中庶子转此。见《三国志 ·顾雍传》、《孙登传》。
官名,三国吴置,掌侍讲诗书和出从、骑射,为太子四友。《三国志·吴书·孙登传》:“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登)为皇太子,以(诸葛)恪为左辅、(张)休为右弼、(顾)谭为辅正、(陈)表为翼正都尉,是为四友。”
词语分解:
- 辅正的解释 1.辅佐匡正。汉书·翟方进传:“议者以为 方进 不以道德辅正丞相,苟阿助大臣,欲必胜立威,宜抑絶其原。”2.犹校正。汉书·苏武传“ 武 能网纺缴,檠弓弩” 唐 颜师古 注:“檠谓辅正弓弩也。”
- 都尉的解释 官名,次于将军的军官吴广为都尉。——史记·陈涉世家项王使都尉 陈平召 沛公。——史记·项羽本纪
历史官职推荐:文学主事掾史
官名。汉朝郡国职掌教育之官。巴郡太守张纳碑有文学主事掾史、文学掾史。 官名,东汉巴郡太守张纳置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掾为正,史为副,掌郡中文学事。参看“文学主事掾”,“文学主事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