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部侍郎怎么写好看:
虞部侍郎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隋朝尚书省工部虞部司长官,置一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583)加为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虞部郎。
官名。隋尚书省工部有此官,掌山泽苑囿等。见《隋书·百官下·尚书省》。
词语分解:
- 虞部的解释 古职官名。周礼·地官有山虞、泽虞。虞部盖古虞人之遗职。 三国 魏 尚书有虞曹郎中。 晋 因之。 梁 、 陈 、 后魏 、 北齐 并由祠部尚书领之。 北周 有虞部下大夫, 隋 有虞部侍郎,属工部。 唐 宋 因之,改为虞部郎中,掌山泽、苑囿、草木、薪炭、供顿等事。 明 初改为虞衡司,掌山泽、桥道、舟车、织造、券契、衡量等事。 清 末始废。参见“ 虞衡 ”、“ 虞曹 ”。
- 侍郎的解释 中国古代官名,明清时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部长,地位次于尚书兵部侍郎
历史官职推荐:京省
即尚书省。北齐在晋阳置“并州尚书省”,称设于京师的尚书省为京省。北齐书 ·崔劼传:“劼迁并省度支尚书,俄授京省,寻转五兵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