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太原府怎么写好看:太原府历史词典解释 本并州,唐开元十一年(723)因为高祖发祥地,建为北都,升为太原府,后曾改为北京,并为河东节度使治。治太原、晋阳二县(今太原市西南古城营)。辖境相当今山西文水县以北、阳曲县以南的汾水中游及其以东地区。五代时,北汉建都于此。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灭北汉,降为并州,并移治阳曲县(今太原市)。嘉祐四年(1059)复为太原府。唐属河东道,北宋为河东路治,金为河东北路治。元初改为太原路,大德九年(1305)改为冀宁路。明初复为太原府,辖境相当今山西内长城以南,中阳、文水、祁县、昔阳等县以北地区。清辖境缩小。明清为山西省会。1912年废。 词语分解:- 太原的解释 中国山西省省会。位于省中部,汾河纵贯,面积3044平方公里,人口 177万。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大的工业城市,以冶金、煤炭、化工为主
- 府的字典解释 府 f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
历史知识推荐:武士 见“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