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緵布历史词典解释
粗布名。以葛、麻为原料制成。緵也称升,七緵布亦名七升布。汉代以八十缕为一緵。七緵即幅宽二尺二寸,有五百六十缕(根)经线。这种粗布多为贫民或囚犯所衣。
词语分解:
- 七緵布的解释 古代的一种粗布。史记·孝景本纪:“令徒隶衣七緵布。” 司马贞 索隐:“七緵,盖今七升布,言其粗,故令衣之也。” 张守节 正义:“緵,八十缕也,与布相似。七升布用五百六十缕。”参见“ 七升之布 ”。
- 布的字典解释 布 bù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
历史知识推荐:宫监
官名。南朝梁东宫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设宫监掌车驾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