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齑三百瓮 |
释义 | 黄齑三百瓮历史典故 黄齑三百瓮历史词典解释《谐语》引《苏黄滑稽帖》:“苏轼曰:王状元未第时,醉堕汴河,为水神扶出,曰:‘公有三百千料钱,若死于此,何处消破?’明年,遂登进士。有久不第者,亦效之,佯醉落河,河神亦扶出。士大喜曰:‘我料钱几何?’神曰:‘吾不知也。但三百瓮黄齑无处消破耳。’”后因以“黄齑三百瓮”形容文士命运不济,生活贫寒。宋 陆游《斋中杂题》诗之三:“黄齑三百瓮,自是天所破。”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素隐行怪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意谓身居隐逸之地,行为怪异,以求名声。朱熹中庸注以为当作“索”,作“索隐行怪”。颜师古注:“礼记载孔子之言。索隐,求索隐暗之事,而行怪迂之道。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