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议参军事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北魏皇子府、王府、公府、将军府、州府僚属,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正四品至正六品上。州府所置者位次长史、司马,高于诸曹参军。初置多员,宣武帝永平二年(509)省并为一员。北齐三师、二大、三公府置,三公府所置者从四品上。隋朝亲王府置,正五品上,上柱国、嗣王、郡王、柱国府置,视从六品。唐朝亲王府置,正五品上,掌参谋议事。常简称为“谘议参军”。
词语分解:
- 咨议的解释 旧时备顾问的幕僚。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桓南郡 既破 殷荆州 ,收 殷 将佐十许人,咨议 罗企生 亦在焉。”清史稿·郑成功传:“﹝ 郑锦 ﹞以 永华 为咨议, 冯锡范 为侍卫,引兵至 臺湾 。” 郁达夫 迷羊:“他居然留我在署中作伴,并且委了我一个挂名的咨议。”
- 军事的解释 与军队或战争有关的事情晓畅军事。——诸葛亮出师表军事演习
历史官职推荐:永昌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亦称“永昌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掌永昌宫汉人之政令。设都部署、副部署、同知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