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垂拱而治 |
释义 | 垂拱而治历史典故 垂拱而治怎么写好看:
垂拱而治历史词典解释《书.武城》:“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治天下。” 《战国策.齐策五》:“当是时,秦王垂拱授西河之外,而不德魏王。” 垂拱,谓垂衣拱手,形容无所事事,不费气力。后多用为颂扬帝王无为而治。 《文选》卷四七王褒(子渊)《圣主得贤臣颂》:“雍雍垂拱,永永万年。” 偏正 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语本《尚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元史·成宗纪四》:“成宗承天下混一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也作“垂拱南面”。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悍然不顾悍然:蛮横的样子。蛮横不顾一切。醉醒石一一回:“但一人之冤不伸,反又杀6*人身、破人家,悍然不顾。” 偏正 凶悍而不顾一切。语本孟子·公孙丑上:“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宋·朱熹集注:“告子之学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