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炮总管怎么写好看:
信炮总管历史词典解释
官名。清朝八旗步军营之职官。额设一人,满缺。掌白塔信炮之鸣放事。若有警,得旨后则鸣炮。九门之炮闻声即应。官兵闻炮则集合候旨。总管下设监守信炮官、领催、炮手等。
官名。清制,在京城白塔山设信炮五位,内九门也各设信炮五位。遇有警报,在得到皇帝谕旨后,白塔信炮先行鸣放,其他九门随即齐放。京城文武官兵闻炮须分区集合待命。设信炮总管一人,掌管信炮事务;其下有监守信炮官八人,领催四人,炮手八人,步军十六人。
词语分解:
- 信炮的解释 1.军事行动中,按事先约定鸣放的号炮。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城上万弩齐发,矢石如雨, 魏 兵不敢前进。忽然 魏 军中信礮连声,三军大惊,又不知何处兵来。”2.按时所放之炮。旧时官署按时放炮,使远近皆知,以便计时。如报晓炮、午时炮等。参阅清通志·职官五。
- 总管的解释 1 ∶全面管理;主管校内事务一时无人总管2 ∶旧时富豪人家管理奴仆或事务的人3 ∶古代官名,为地方高级军政长官、军事长官或管理专门事务的行政长官的职称4 ∶供水给辅助支管或将辅助支管的水排走的管道
历史官职推荐:节度州
以节度使为长官之州。宋朝为三品州,高于观察州,为六等州之第二等,节度使不赴镇者,则以他官判、知,属官有节度判官、节度掌书记、节度推官,又有节度副使专授左降官。辽朝节度州设节度使、节度副使,为正副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