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枯形灰心 |
释义 | 枯形灰心历史典故 枯形灰心怎么写好看:
枯形灰心历史词典解释源见“槁木死灰”。形容身心寂静,不为外物所动。宋 苏轼《参寥子真赞》:“与人无竞,而好刺讥朋友之过;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 并列 形如枯木,心如死灰。比喻极度消极,心如枯井。宋·苏轼《参寥子真赞》:“与人无竞,而好刺讥朋友之过;枯形灰心,而喜为感时玩物,不能忘情之语。”△贬义,用于人物心态描写。→槁体灰心 心如死灰 枯木死灰 ↔昂首阔步 抖擞精神 意气风发。也作“枯体灰心”。 词语分解:
历史典故推荐:郑众不拜后汉书.郑兴传附郑众传:“众字仲师。……永平初,辞司空府,以明经给事中,再迁越骑司马,复留给事中。是时北匈奴遣使求和亲。八年,显宗遣众持节使匈奴。众至北庭,虏欲令拜,众不为屈。单于大怒,围守闭之,不欲 |
随便看 |
历史词典共收录349559条历史相关词条,可在线查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典故、历史地名、历史官职等历史知识,是历史研究的有利工具。